联系我们
电话:13722252255
微信:13722252255
地址:保定市唐县长古城工业区
孔子铜像|孔子晚年整理的文献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一生都在从事教育行业,更是开创了历史上首座私塾,打破了教育垄断,为此后世尊称为文圣人,在古代更有文拜孔子武拜关公的说法,在我国大肆修建孔庙和孔子铜像,来传承孔子教育的思想。
孔子创办私塾开创了当时划时代的标志,打破了旧时代的教育垄断,吧教育权利文化传播到了广大的社会阶层中,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孔子的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一批又仁政”、“德治”的栋梁之才,把学习作为致“道”和达“仁”的重要途径。
在春秋末期,诸侯纷争、礼崩乐坏,很多的文献缺失很严重,在晚年的时候孔子出于治学和教学的目的,搜集了许多国家的文献,整理了六书,在这一方面孔子也的确有一种使命感,比如在周游列国的过程中,孔子率领学生从卫国到陈国,在经过匡这个地方的时候,由于误会,当地群众吧他们师生拘禁起来,情况很是危机,在这个时候孔子却说了这样一番话“周文王死了以后,一切文化遗产不都在我这里吗?天若是要消灭这种文化,那我也不会掌握这些文化了,天若是不消灭这种文化,那匡人能把我怎们样呢”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在对古代文化传播的自觉性和使命感,这也是孔子晚年整理文献的主要原因。
晚年孔子整理的文献有《礼》《乐》《诗》《书》《易》《春秋》,这些文献孔子对他们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整理,包括内容的增删,篇幅的排定,语言的梳理等等;孔子在整理加工这些文献的时候,从中注入了自己的观点,也正是这些观点逐渐形成了儒家思想体系和儒家思想重要的材料;孔子通过整理的着六部文献,作为教学材料使用,也是孔子教学的主要内容,可以说如果没有孔子整理六献和传播六献内容,可以说在我们今天很难看到有关内容。
孔子一生从事教育行业,更是开创了一系列的教育思想,晚年孔子整理的六献是孔子的另一大贡献,通过整理的六献是的我国民族文化资料得以保留传承下来,对弘扬我国中国民族文化的贡献可以说是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