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电话:13722252255
微信:13722252255
地址:保定市唐县长古城工业区
孔子雕像使我们引以自豪是什么
名人孔子雕塑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不仅装饰着我们的生活环境,还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意义,使我们的自身素质有所提高,丰富着我们的精神生活。孔子雕像其中特别值得我们引以自豪的是孔子在以下几方面对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所作出的贡献:
第一是关于道德教育。孔子的道德教育有以下两个鲜明特色:一是狠抓德育的根本。在德、智、体、美诸育中,德育被放在首要地位加以强调,那么道德教育本身,有没有基础,要不要基础,这还是一个至今尚未引起人们重视的问题。“孔子素以道德教育著称于世,他的成功之道正是发现并加强了德育的‘基础教育’,而德育的‘基础’,就是他所谓的务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学而》)这里的“本”就是做人的根本,“务本”就是要学会做人,学会作一个有仁爱之心,能“泛爱众”,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即能为人民大众谋福利的人。
后来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孔子关于德育的根本是要“教会学生做人”这一思想,指出,要作一个真正合乎道德规范的人必须具备完美的人格。实施德育的过程就是塑造和完善人格的过程。孟子认为,有无人格是区别人兽的标志,丧失人格就要沦为禽兽。所以造就人格是当前德育的根本任务。正如张岱年先生所指出的:“一切进步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艺术家都受到这个人格标准的影响”。把完善人格作为做人的目标并把造就理想人格作为德育的根本任务,孔孟的这一光辉思想不仅至今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我国当前的教育现状来说真可谓“切中时弊”。
二是重视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孔子的道德教育不仅注意抓根本,即有明确的道德教育目标,造就理想人格,而且还给出了达到这一目标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孔子关于道德教育的最高目标是要培养具有最大的仁爱之心、能“泛爱众”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即能为人民大众谋福利的人,也只有这种人才有可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以这就是具有最理想、最完善人格的人。
但是这样的崇高目标不是一蹴而就,一步就能达到的,必须有适当的培养途径和方法才能逐渐完善人格的塑造,达到最终的目标。“由近及远,推己及人”就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最好方法。其具体实施步骤则是:孝、悌、忠、信,即先从自己最亲近的人开始培养仁爱之心(这是最容易做到的,也是德育的最起码要求),然后向纵、横两个方向逐步扩展:纵向扩展是指,在对父母尽孝的基础上,进一步上推则要求对晚辈长辈、学生对老师;对国家则要尽“忠”。这就意味着在国家危亡的紧急关头要勇于为国捐躯;而在和平时期则要对自己所承担的、与国家利益有关的事业或是与人民大众利益有关的工作忠于职守,尽心尽责,最后达到“泛爱众”的要求。可见,孔子实施道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非常清楚、明确:其方法就是“由近及远,推己及人”。